新闻中心
济南“泉融通”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113家五金2月19日上午,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“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(第二场),围绕我市金融系统“强化金融保障,助力项目提升”的各项工作情况展开介绍。
2024年,我市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,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,金融业发展稳中有进。2024年,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完成1097.5亿元,增长9.2%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3.6、3.6个百分点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,较年初新增2080.2亿元,同比增长7.4%,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;本外币余额达到31596亿元,较年初新增2839.4亿元,同比增长9.9%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2.7、0.9个百分点。实现保费收入812亿元,同比增长7.6%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1.9、3个百分点。金融业增加值、新增存、保费收入等主要金融指标均稳居全省首位。
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。我市抢抓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,聚焦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,推动“科技—产业—金融”良性循环,建立了“专营机构支撑、专属产品支持、专项政策引导、专家团队服务、专门板块培育、专业载体聚焦,人才团队可作价、信用数据可定价、知识产权可估价、科创企业可评价”的“六专四价”工作体系。截至2024年末,科创企业余额达2057.78亿元,同比增长17.7%,高于全市各项增速7.8个百分点;科创企业获贷率41.7%,同比提高1.1个百分点;科创企业加权平均利率3.14%,低于一般企业利率20个基点。2024年新评选科技金融及特色机构41家,累计达到62家。高标准举办第二届济南科技金融论坛,论坛期间发布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,济南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前十。
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。向驻济银行机构推介省市级重点项目368个,融资需求4700亿元。全力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制造业、绿色及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,截至2024年末,全市制造业中长期余额1796亿元,同比增长19.4%;绿色余额4744.6亿元,同比增长25.7%;普惠小微余额3026.5亿元,同比增长23.9%。
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。加快重点企业上市进程,筛选和推荐501家优质企业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;中创软件首发上市,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61家。成功入选全国AIC股权投资试点城市。
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。统筹化解中小金融机构、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金融风险,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年末,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为0.61%,信贷资产质量稳居全省首位。
今年,我市将聚焦服务保障“项目提升年”,围绕“防风险、强监管、促发展”工作主线,持续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扎实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,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,为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我市将探索制定《济南市科技金融促进条例》,推动济南科创金融改革发展实现从制度探索、标准建设到立法促进的跨越。培育扩大增量科技金融(特色)机构,引导其围绕“人才团队可作价”“知识产权可估价”等创新金融产品,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、个性化、特色化金融服务。用足用好“央行资金科创贷”“央行资金科创贴”等货币政策工具。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硬钱包、智能合约等功能在各场景的应用。持续推动五大AIC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全市科创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。
坚持“要素跟着项目走”,针对全市3946个在建及拟落地项目和550个“项目提升年”重点项目,联合行业主管部门,建立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,督促银行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。实施“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”行动,推进融资项目“应纳尽纳”“应批尽批”“应放尽放”。
我市还将发挥上交所、深交所、北交所及全国股转系统服务基地“共享办公”优势,打造省域资本市场资源要素汇聚交流平台。以“海右路演”活动为载体,分批次、分领域、常态化开展项目(企业)路演活动,持续提升路演频率及融资规模。深化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,推动试点不断走深走实。
数字金融是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和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推进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,做好科技金融、数字金融的“大文章”,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,济南市委金融办联合市大数据局、济南财金集团等单位建设了济南市综合融资服务平台——“泉融通”,为全市企业提供“一站式”金融服务,实现让“数据多跑路,企业少跑腿”。平台自上线以来,围绕金融产品与服务、数据治理及应用、生态圈建设与创新三个层面,在九个维度上取得了实效。
金融产品与服务层面。线上+线下协同发力。平台在线款融资产品“掌上办、码上办”。线下建立金融服务管家中心,组织开展银企对接、区县推广活动。实现惠企平台共享协同。与“泉惠企”平台紧密协作,实现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,将信贷产品与惠企政策同步精准推送到目标企业。政银深入合作创新。联合银行、担保等机构推出“泉融e贷”等多款特色线上产品,更好满足科创企业、小微企业融资需求。
数据治理及应用层面。畅通了数据渠道。成功接入全国一体化“信易贷”平台网络,并引入电子口岸、知识产权机构等数源单位外部数据源。强化了数据管理。对可运营的公共数据资源,建立数据分类和标签体系,实现数据的有序组织和统一管理。丰富了数据产品。平台累计上架342款数据产品,可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提供数据信息、信用报告等查询服务。
业务生态圈建设与创新层面。打造供应链金融特色场景。结合济南市主导产业与标志性产业链群,联合本地优质产业链核心企业,合作开展全市范围的供应链金融业务。开展电子保函业务试点。联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开发全市电子保函服务平台,打造“中标即可贷”的便捷金融服务通道。拓展区县特色版图。将济南高新区“园区通”纳入子节点,实现一键广连、四通八达的平台功能,提高了业务生态圈建设规模和影响力。
扫一扫关注我们